霍启刚郭晶晶贵州行:基层体育发展新动力
霍启刚与郭晶晶一行深入贵州,调研基层体育发展,推动体育强国战略,为贵州体育注入新动力。

基层体育调研:从三都到贵阳
7月12日至13日,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信托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霍启刚,奥运冠军郭晶晶,与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等单位代表来到黔南州三都自治县和贵阳市展开调研。此行旨在深入了解基层体校发展现状,推动基层专业运动员培养工作。
三都跳水基地:孩子们的梦想
在黔南州联合体校三都跳水基地,五六岁的小运动员们整齐列队,伸直手臂,郭晶晶为孩子们一一调整手型,温和地进行指导。郭晶晶问小朋友们训练苦不苦?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小朋友大声地说:“辛苦能坚持,我想跳进省队、跳进国家队,拿冠军。”孩子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基层体育帮扶的深层意义——不仅培育竞技人才,更在传递一种“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
调研座谈会:体育强国的基石
在随后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三都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当地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与困境:比如专业教练人才短缺,设施不够完善等。中华体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彭维勇谈及帮扶工作的目的与意义,他表示,基层体育帮扶是落实“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基金会的帮扶并非简单的资金投入,而是要构建“输血+造血”的长效机制——通过改善硬件设施、培养本土教练、搭建上升通道,让基层体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强基计划:教练能力的提升
霍英东基金会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支持体育、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发展。随着新时代中国社会的需求变化,基金会除了在硬件设施方面持续投入外,也在调配资源,联合社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等“软实力”的投入中,目标明确的“强基计划——全国基层教练员千人提升计划(2025-2028年)”也在此背景下产生。“强健基础,为未来发展打下根基,这是做任何事情的先决条件。”霍启刚对“强基计划”做了进一步解释,教练能力的提升与运动员水平的提升有着直接关联。
贵阳体育中学:共话体育合作
霍启刚、郭晶晶一行在贵阳市体育中学座谈中,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宏在座谈会中对贵阳市“交流、合作、共进”的发展特色作了介绍,表示希望能加大港澳与贵阳青少年间的交流,依托体育赛事、体育装备制造产生进一步合作,并在“文商教体旅”等各方面大力支持推动深度融合。
贵州山地体育:独特优势与挑战
贵州省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雷则对贵州山地体育发展的优势、人才情况和体旅融合发展思路等展开全面介绍,为调研组一行呈现更为立体的贵州体育发展全貌。马雷介绍,贵州亚高原气候有益于运动员在运动中提升心肺功能,而独特的地理特征也为山地自行车、攀岩等山地运动,以及皮划艇等水上运动提供了基础条件,贵州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身材较小等特质,诞生了一批“耐力型、吃苦型、灵巧型”的运动员,两次获得奥运冠军的邹市明、巴黎奥运会冠军谢瑜等都是其中典型代表。
但从数量上来看,贵州运动员后备力量不足,教练员数量稀缺等,也是不可回避的客观问题。马雷表示,希望能从拉长教练培养周期、提升基层教练待遇、建立基层教练保障机制以及足球青训等方面获得支持和提升。
体育与经济的结合
对于此次调研,霍启刚表示收获颇丰。在他看来,体育与经济结合是长远之见,把体育作为未来发展的其中一个抓手,激活青年人消费、打开装备制造大门等构想,都与澳门霍英东基金会的构想不谋而合。“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共同努力,可以利用‘村超’‘村BA’等‘现代体育+’的方式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霍启刚说。
本次调研通过对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贵阳市两地实地察看、深度对话与人文互动,为深化港澳与内地体育合作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