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游泳警惕中耳炎:专家详解预防与治疗策略
夏季游泳虽舒适,但若不注意防护,容易引发中耳炎。本文由耳鼻喉科专家详解中耳炎的预防与治疗策略,助您健康享受游泳乐趣。

夏季游泳警惕中耳炎
每年的七八月份,医院的耳鼻喉科总会有不少市民因游泳后出现耳部不适来就诊。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李芳丽提醒,夏季游泳虽舒适,但若不注意防护,很容易引发中耳炎,尤其是儿童、鼻炎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更要当心。
中耳炎的高发期与易感人群
李芳丽主任介绍,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病毒感染和细菌是诱发中耳炎的主要病因。夏季游泳时,如果游泳池的水质不达标,一旦发生呛水、呛咳等情况,不洁水中的细菌可经鼻—鼻咽—咽鼓管通道逆行进入中耳,从而引起中耳炎症。
值得关注的是,儿童的咽鼓管较短且水平,容易让病原体从咽喉进入中耳,导致感染,因此,儿童相比成年人,更容易中招中耳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频繁抓耳、哭闹,家长要留心观察。
游泳时的健康防护措施
夏日游泳,既防暑又能锻炼身体,但要注意的是,想要尽情“亲水”享受清凉,以下健康防护措施必不可少:
- 选择卫生达标的正规泳池:确保水质安全,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 佩戴专用防水耳塞:有效防止水进入耳道。
- 避免突然跳水:减少水压对耳部的冲击。
- 及时处理耳朵进水:单脚跳跃,把进水的耳朵朝下,用手拉扯耳朵,让水顺势流出,再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拭耳道口。
不适合游泳的人群
专家提醒,以下人群不建议在夏季游泳:
- 感冒或鼻炎发作期患者
- 鼓膜穿孔未愈者
- 儿童、老人以及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
耳部不适的及时诊治
李芳丽主任强调,如果游泳后耳部不适症状经过长时间仍不能缓解,或者症状不断加重,那么要警惕是不是中耳炎,要及时地到专科来进行诊治。急性中耳炎一般不用手术,医生会通过耳内镜检查明确诊断,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或局部冲洗等措施,能够防止中耳炎的进一步发展,使急性期的中耳炎得到一个很好的治疗。但如果急性中耳炎没有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是导致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需要进行听力修复或者听力重建手术治疗,对于儿童来说,听力受损后对语言的发育也有影响,所以出现中耳炎一定不要拖着不治,以免延误病情。